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
四川汶川发生8.0级地震
解放军、武警战士、医生
消防官兵、警察、志愿者……
在灾难面前他们不曾放弃
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
还记得地震中的“可乐男孩”么,地震发生80个小时后,压在薛枭身上的预制板终于被移开,他被拉出了废墟。抬上担架后,他说:“叔叔,记得我的可乐,要冰冻的。”
如今13年过去了,他目前在中粮可口可乐(四川)公司工作。逝者已去,生者更加坚强,那些在地震中被救出的少年们,向阳而生,勇往直前!
13年,光阴荏苒
地震少年今安在?
“横幅男孩”
长大我当空降兵
△程强所在的空军部队接受检阅
“吊瓶男孩”
回家乡工作
"你是我最好的兄弟,我不想你死。”
2008年5月13日,北川中学高一学生廖波被倒塌的楼房压着,同学兼好友李阳站在废墟上,为廖波举着吊瓶。
经过一天一夜的守候,廖波最终获救。李阳,从此被称为“吊瓶男孩”。
中国青年报(2008-05-14 头版)
2010年,李阳保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。大三时,李阳主动报名应征入伍,走进军营,他说:“自己成了解放军,就要当个好兵,为家乡人民争气。”
中国青年报(2010-07-14 03版)
“袖珍女孩”
都江堰的音乐老师
大地震中,水泥预制板掉了下来,压伤脊椎。
她从此停止生长,身高永远停留在1.3米,她是“袖珍女孩”汤星月。
因为爱唱歌,她就这样一直唱。“因为身材矮小,肺活量不足,她总是在琴房待到最后一个走,每次都唱到浑身大汗。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(2018-4-11 04版)
而因身形她曾求学无望,最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破格录取了她。
在恩与痛中刻写时日
也在伤与勇中重新出发
少年犹在,祖国安泰
苦难过后,向阳而生。作为鼓童,在年幼时,我们虽然缺少了同龄人童年的快乐。但是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我们比他们距离梦想更近一步。
上1节课,叫体验
上20节课,出现变化
上50节课,叫一个阶段
上100节课,叫一个蜕变
付出多少,就会收获多少
只要坚持,改变都在你的不经意间
孩子在任何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好奇——喜欢——偷懒——厌倦——再喜欢(或放弃)的心理反复过程,也是每个家长的心理过程。孩子学习乐器的过程,更需要家长的坚持。这个过程是每个家长意志力、毅力、耐力的体现过程,没有坚持不下来的孩子,只有坚持不下来的家长。
学会坚持对孩子进行鼓励,是解决孩子和家长自身出现厌倦直至放弃的最好办法。让孩子在鼓励声中找到自信、得到快乐,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。
而优声国际的企业宗旨刚好是:“让每个人爱上音乐!”我们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带孩子学习乐器,让孩子不断的进步。
店内设置“共享舞台”,可以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信,有助于增加孩子学习的热情。
学音乐就来优声国际!